允址那个气啊!
一面让府兵护好大门,一面去步兵衙门报案,另一方面,召集府内幕僚们,想个妥帖的法子出来,解决眼下的困局。
结果,人是叫来了,个个儿都成了锯了嘴的葫芦,一屋子人寻摸不出半个法子来。
有那被问着的,就说:“咱们都听王爷的。”
还有破罐子破摔的,说什么:“左右闹不出什么大事儿来,让他们闹去。”
听听,这就是他手下以读圣贤书为己任的读书人说出来的话!
好在,步兵衙门的人来的很快,将闹事的旗人给驱散了,但这件事到底到达了天听,皇帝下旨训斥了诚亲王“办事不利”,却是没说,他们的拆迁款要怎么办。
旗人们无法,只得垂头丧气的另寻他法。
比如,借贷?
德亨也在赎买和购买内城多出来的房子。
所谓的赎买,就是用钱,赎回原本是自己的东西。
德亨是为自己手下的部分旗人赎买,被没入内务府的,原本是安王府的房子。
安王府第一代安亲王,也就是岳乐,一路征战,从贝勒、郡王、一直到亲王,属下、门人、奴才、佐领等是呈指数级增长的。
那会子还是顺治朝,内城胡同房舍还很宽裕,他围着自己的王府,不仅占用了周边旗房,他还将一些破损的、倾塌的、属于其他街区的房子,全部推倒重建,然后分给自己属下、佐领领属们居住。
慢慢形成了如今的王府大街格局。
除了安王府周边房舍,在内城城门内外,以及南城,也有不少安王府产业。
康熙朝时,康熙帝就跟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往下剥安王府势力。
就说德亨从小到大这二十年,康熙帝就夺了安王府两个半的佐领给他,德亨自然都是笑纳了。
比如雅各布,最初只是安王府辖下佐领中一个小小前锋兵,他所在佐领一朝归了德亨,德亨从这个佐领中选拔自己的贴身近卫,雅各布因为勇武中选,成为了德亨的近卫首领。离开德亨后,他开始飞跃式的高升,一路升至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就在上个月,已经晋升正黄旗汉军都统。
雅各布只是出身安王府的一个个例,德亨手下中,很有一批中高层干部,也出身自安王府。
这一点没得说的,安王府出来的人,不管是文化水平还是自身素质,普遍要比其他旗人高,有人才,德亨自是没有不用的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安王府倒了,安王府曾经所有的土地、房舍,都被收没进内务府,但德亨的手下和佐领领属们,还一直住着安王府的房子呢。
他总不能让手下没房子住吧?就是搬家,也得先寻摸新房子呢?
所以,德亨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掏钱包,赎买手下所住房舍同时,还大批量购买所有能买到的旗房,自然也包括佟府所在的那些胡同。
不是为了私有,而是他手下成家的成家,立业的立业,繁衍生息,他要给他们分房子。
最好能调换在一起,便于集中管理同时,也能资源共享。
将房舍都集中在一起,德亨就可以对这些房子进行重新规划,或推倒重建,或修葺加盖,使之成规模。
北京内城这些房舍,多是明时建成,说是年代久远,年久失修都是轻的,最重要的是下水道系统坍塌堵塞,每到雨天,地表雨水渗透不下去,让路面积水同时,一些污秽之物也浮了上来,让道路肮脏不堪,也容易传播瘟疫。
如果是康熙朝,德亨会直接向康熙帝提出,重新翻修北京城,但现在嘛,德亨打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德亨只想在自己所辖范围之内,为自己属下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所以,这几日,德亨就带着手下奔走在整个东城,规划他的新小区。
如今他名下有25个佐领,4个半内府佐领,42个整庄,5个半庄,7个园子,1050民户,超过2000府丁。
以上都是他这二十年间挣下的家业,土地庄园倒也罢了,关键是人,人,人!
粗略估算,有超过三万的人口,都是他的责任。
为什么说是粗略估算、超过三万呢?
因为像是庄子、园子、民户这些,里面附带了大量的田奴和无户籍人口,近几年,德亨曾在自己的田庄内进行过三次深度人口普查,可是,每次普查得到的数字都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
明面上是这些,隐匿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说粗略估算。
在京外的那些,包括南城和京郊的,德亨都早有安排,唯独内城,是京城的核心圈层,有安排,也都是小安排。
现在机会来了,德亨打算彻底解决手下内城居住拥挤无度这个大难题。
德亨的佐领,集中分布在正蓝旗、镶白旗、镶黄旗、正白旗内,也就是在东城区。他打算在东城区,从北至南规划出四个小区,一个旗内一个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