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重回现场勘察
与此同时,李旭和王佳教导员带领著一组人员,负责对案发现场周边的几个村落展开地毯式摸排。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片原本应当熙熙攘攘的村落,如今却人烟稀少,大多房屋空置,只有零星几户还有人居住。
原本预计需要十个工作组耗时两天才能完成的排查任务,因为实际居住人口远低於预期,不到半天时间,进度就已接近80%。
王佳和李旭站在村口的石板路上,手里拿著刚刚匯总起来的排查清单,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一高效率的推进让他们略显欣慰。
王佳语气中带著一丝振奋:“李队,照这个速度,今天之內完成全部摸排应该没问题。”
但很快,他的表情又重新凝重起来。
他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名单,继续说道:“但目前排查下来,手上有疤痕的一共只有十个人,而且都是年轻人。”
“按案发时间倒推,那时候他们都不超过十岁,根本不具备作案条件。”
听到这里,王佳教导员眉头紧锁,李旭也陷入沉默。
他缓缓说道:“確实棘手。”
“如果前期现场勘查的推断没错,嫌疑人確实受了伤,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早已离开此地,要么,他已经不在人世。“
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站在石板路上,几乎同时拿起水杯喝了一口,仿佛想借凉水压下心头的焦虑。
李旭沉吟道:“如果嫌疑人真的已经离开,或者已经死亡,那我们现在的摸排——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走在错误的方向上?
“案件侦破有时候就是这样,投入越大,越接近真相?
“也不一定,有时候,只是在无限地接近零。”
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沉重的困惑。
儘管时间不断推移、排查不断深入,但真正有价值的线索却丝毫没有浮现。
別说符合全部条件的对象,就连稍微可疑的人员,也一个都没有找到。
就在一片沉寂之中,王佳教导员缓缓开口:“之前在实验室里,技术队反覆確认过,现场血跡不属於受害人,极大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
“而且,从血跡形態来看,对方应该受了不轻的伤。”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低沉:“如果那个人当年作案后就远走他乡,或者因伤重已不在人世,那咱们现在的所有努力——的確可能是白费力气。“
二人再次陷入沉思,空气中的压抑几乎凝固了时间。
案件的突破口,究竞在哪里?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旭和王佳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一个名字—姜东。
这位总能带来突破性思路的年轻人。
此刻是否还能提供新的方向?
两人心中都升起一丝期盼。
李旭转向一旁的教导员,语气沉稳地说道:“这个案件侦办到现在,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也排除了无数可能性。“
“眼下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如何通过这些血跡和相关物证,准確锁定嫌疑人的身份。”
话音刚落,李旭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他取出手机一看,来电显示正是“姜东”。
顿时眼睛亮,他笑著对眾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刚才,我们还在討论这个伙子,没想到他这就来电话了。”
说著,李旭滑动接听键,同时特意开启了免提功能,好让教导员也能实时听到通话內容。
自从姜东被借调到市公安局协助办案以来,他每次来电几乎都能带来重要线索,两位领导早已习惯通过他的发现获取关键情报。
电话刚一接通,李旭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喂,姜东吗?”
“我们正好有个重要发现要跟你探討。”
“刚才我们在復盘现场时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凶手选择的入室路径非常特別,既不是木门,也不是玻璃窗,而是通过钢筋的夹缝进入室內的。你怎么看这个情况?”
电话那头的姜东显然已经做过深入思考,立即回应道:“您说得对。”
“我刚刚仔细研究了现场拍摄的原始照片,特別是钢筋的尺寸数据。”
“实际上,我还特地回到现场覆核过,那些钢筋的粗细程度相当惊人,比我们的小手指还要粗一些。”
“我在想,以普通人的力量,是否能够轻易拗弯这种规格的钢筋?“
“另外,虽然现在钢筋呈现弧形弯曲,但这个弯曲弧度所反映出的力道和体量,可能並不符合我们常规认知中的人类手臂力量范围。“
这句话让李旭心头猛地一沉,仿佛有什么东西重重敲击在他的意识深处。
他倏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不定的光芒,脱口问道:“你的意思是—?”
姜东目光沉静,却语出惊人:“我是说,在这起案件中,凶手虽然没有藉助工具暴力破门、留下明显的侵入痕跡,但有没有可能——他其实使用了另一种我们尚未注意到的工具?“
“另一种——更隱蔽、更专业的工具。”
一瞬间,李旭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案发现场那扇窗那个边缘呈橄欖形的破口。
他们当初不是没有怀疑过,甚至专门请来特警队中肌肉最发达的几个队员,尝试徒手开相似的钢窗结构。
结果呢?
即便多人合力,也极其艰难,几乎不可能做到悄无声息。
而现在,姜东竟將这个问题重新推到眼前用一种近乎冷静到残酷的语气。
李旭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发紧:“你是说——凶手很可能藉助了某种工具?”
“是,”
姜东斩钉截铁地回应,“应该用了。”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教导员王佳也轻轻笑了一声。
“使用工具並不奇怪,工具本身没有特定性。“
“能把窗户撑开到那种程度,理论上符合条件的工具——其实不少。”
姜东点了点头,接著说:“嗯。一般来说,我们很难迅速锁定究竟是哪一种。”
“就我的认知而言,要把那种硬度的钢窗撑开成,所需的承重力和机械强度——绝非普通人力所能及,也绝不是日常工具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