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我就是列强 > 第116章 梳理官制

第116章 梳理官制

警察的官阶设置为,普通警察从九品,小队长正九品,副科长从八品,正科长正八品。

曾柏不禁感嘆道:“如此一来,每个县每年得多支出数千块银龙的费用啊。”

魏国的官员俸禄已经从白银转换为银圆,从九品的年禄为八十块银圆,相当於四十两白银。

在魏国来说,这样的收入算是颇为舒適了。但对於县衙而言,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財政负担。

徐煒略微思索了一番,考虑到各县財政状况参差不齐,便说道:“费用由中央和地方各承担一半,省得到时候连警察的俸禄都拖欠。”

魏国共有十七个县,平均每个县按三十名警察计算,那就有五百多个警察,平均下来每五百人就有一名警察,这配置在当时来说算是相当高了。

莫名地,徐煒想起了昨天遇到的那个叫武都的乡长,於是接著说道:

“如今各县城人口相对较少,乡下人口居多,每个乡可以派驻一名警察,负责维护乡下的治安“另外,將各乡长的品阶从九品提升为八品,与各科同级。”

“这——”几位阁老一听,面露难色,尤其是曾柏,心里直犯愁,这又得多支出一大笔钱啊!

“民眾奸猾,宗族势大,非强权难以治之!”徐煒简洁明了地解释道。

接下来,徐煒也没閒著,与眾多大臣一起梳理魏国的官制。

魏国效仿明清官制,县一级设立九科,与中央类似,但又存在一些差异。

除了警察科外,还有財政科、民政科、农林科、守备科(负责守备营)、宗教科、教育科、诉讼科,以及负责秘书和行政事务的公务科,总计九科。

至於乡一级,在县的基础上缩减了守备股、宗教股、农林股,增添了警察股,合计有七股。

一县的行政编制,大概在两百人左右,算得上合適。

府一级,在县的九科基础上,又增设了一个督察科,负责对各县、各处进行审查监督,总共十处。

毕竟府一级衙门不直接处理具体事务,主要职责就是监督。

府之上不设省,而是设立九衙。在增添警察部之后,徐煒认为必须要有一个类似“御史台”的机构来反贪污。

於是,在眾大臣们的忧虑中,又设立了反贪总局,掛在內阁之下,而实际上则由他一人掌控。

“虽然官制已经明確,但官员升迁的梯次却不尽合理!”徐煒神情严肃地说道。

“官者,牧民也,对其须得赏能罚恶,公平公正,不然民眾可就难了。”

“县之各科的品级为正八品,比县官低一品两阶。

而到了府衙,知府为正五品,各处则为正七品。

如此一来,各科长想要升迁,只能从科到处,再到司,难道吏永远只能是吏吗?这谈何公平?”

“这..”眾大臣面面相,不知如何作答。

曾柏只能硬著头皮说道:“大王,这是歷代传承下来的规矩啊。”

“自古以来的规矩就一定是对的吗?”徐煒沉声说道。

明清的进士,尤其是庶吉士,可谓是快车道,根本就不沾地方。

拿清朝唯一配享太庙张廷玉举例,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四十二年入值南书房,

之后歷任庶子、侍讲学士、內阁学士。

再之后,就是礼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再到雍正朝成为军机大臣。

一点地方没挨,直接在京城升官。

这合理吗?一点也不合理。

宰相必起於地方,这是徐煒奉为圭泉的真理。

所以,他直接道:

“將各处的品级提升为正六品,中央部门的各司提升为正四品。”

“官吏合流是大势所趋,我们要让官员们能够按部就班地升迁,一步步向上发展。”

於是,在徐煒的强力推动下,魏国官员的升迁之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例如,普通读书人参加国考,一经录取,便授予从七品官衔,先在各部实习三到六个月。

之后,下放到各县担任县丞,一年期满后即授予正七品知县。

每年进行一次考核,两年进行一次总考评,如果考评结果为优,则升任从六品,即府衙十处的副处长。

其升迁路径大致为:一年从七品县丞—一七品知县一一从五品府丞一一五品知府一一从四品副司长一一正四品司长,然后便是左右侍郎、尚书、內阁大臣。

至於省考,考生直接下放到县,担任正九品科员文吏,每三年进行一次考评。

国考生比省考生起点高,多了三到四阶,且考评时间从三年缩短至两年,二者的前途截然不同当然,两者的升迁之路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起点不同,一个按官员培养,一个按吏员培养,

所享有的资源差异较大。

“那,陛下,不知我魏国国考定在何时?”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皇家团宠,奶宝公主么么噠 怪猎:从光虫开始词条进化 挺孕肚去随军,她惊艳整个家属院 穿书后,我把虐文变成了甜文 校草出轨,我闪婚太子爷,他疯了 唯我独仙:重生的我悠闲修仙 庶女吃瓜漏心声,全朝偷宠世子妃 救命!误入恋综,国民天后倒追我 西游:人在天庭御马监,爆肝变强 我能活着,全靠校花们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