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刘基辞官
胡翊的崛起,终究还是改变了歷史走向。
本该是小妹胡令仪长大成人,大概在九年之后,许配给李存义的儿子李佑。
这本是叔父和李善长搞的家族联姻,进一步巩固双方权势地位的一步棋。
可是因为胡翊地位的升,间接也造成胡惟庸的份量跟著上涨了,反而促使这场政治联姻提前数年到来。
那么联姻的主体,必然不会再是七八岁的李佑和胡令仪,而是换成了李存义的长子李平。
问题是胡家哪来的女儿许配给李平呢?
胡翊猛然想起一件事,胡家失散的堂叔伯父们找回来了,前不久写了封家信带到了叔父手中,
说是即將进京来拜望。
这样算来,一切就都理顺了。
胡、李两家政治联姻的事提前上演,原本要被嫁出去的胡令仪,换做了胡翊的堂姐妹,待其进京之后这场婚事也就该排上桌面了。
大概就是这么个事。
胡翊心里默记著,等到大哥拜堂成亲,这场宴席散去了之后,才拉著酒醉的叔父问起道:
“我听叔父叫李存义大人亲家,莫非胡李两家有喜事了?”
胡惟庸今日喝了许多喜酒,此刻两颊飘红,眼神迷离著道:
“咱们老家有你的一个堂叔,他家的女儿胡菱娘,算起来和你是堂兄妹,叔父把她嫁给李相的家人,如此一来堂侄女便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咱们胡家境况也能改善些。”
胡惟庸对於此事还很得意,大胆地拍著自己的胸膛说道:
“叔父现在也算是官位显赫了,咱们这支胡家人显赫了那不算本事,得把胡家其他的支脉都扶起来,这才叫家族荣光;重振一家不如重振一族,一家人共进退便不如一族人共进退,你作为咱们胡家人早晚也要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胡翊琢磨著叔父的话,却不动声色。
这话的意思可以听出来,叔父確实膨胀了。
胡翊忽然想起在汴梁军中时,老丈杆子朱元璋把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等人都叫到军帐,灌他酒喝那件事。
朱元璋是要借胡翊喝醉了,从那些酒话中辨个人品。
酒后吐真言这话確实不假,今日的叔父说出的这番话,若是搁在以往那些时候,胡翊多半是听不到的。
到了晚上,自然是闹新房的环节。
大哥是个羞脸,可是嫂子陈瑛本就是学武出身的,反而显得豪气万丈,给宾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胡翊送叔父回府之时,胡惟庸还在路上念叨著呢:
“显儿这个媳妇,性子跳脱,活生生像个男儿郎,將来怕是夫纲不振啊。”
胡翊也被这话逗得哈哈直笑。
大哥是个怂人,这下娶了个厉害媳妇,只怕是更怂了。
胡显的婚事完了,接下来的重点便该在胡翊身上。
与公主配婚,这是件很严肃的事。
胡翊要到鸿臚寺演礼,不止是胡翊,整个胡家也要按著皇家的礼仪和规格开始准备。
距离九月初二的大婚越来越近,朱元璋为胡翊和朱静端建造的长公主府,也已上了匾额。
这天,胡翊被传去长公主府,说朱元璋在府中等他。
这座长公主府位於聚宝门內,占地达到了惊人的十亩。
胡翊到达长公主府时,朱元璋与马皇后都在其中,太子朱標和几个弟弟们也都在。
看到胡翊进来,朱元璋说道:
“过几日你们成婚,若是连府邸都不熟悉,要招人笑话,你先来熟悉熟悉。”
朱橘和朱棣在院子里打闹,朱和朱在四处参观,太子朱標就领著胡翊熟悉院落。
三进的府宅,前院仪门、正厅是用来接旨和会客用的。
中院的凤仪阁是日常居住的地方,侧面的麟趾斋就是胡翊的书房。
后院是园、库房、马、和一处內湖水榭,里面养了不少漂亮的锦鲤。
胡翊觉得现在居住的家宅就够大了,可是长公主府的宽程度,怕是有二三十个自己家宅那么大。
弄这么大一座院子来住,日常空荡荡的,人气不足就显得极为冷清。
可是朱元璋这时候就问他道:
“赐你们的这座府邸,你觉得如何?”
胡翊只好回答道,“陛下的恩赐,令臣感到惭愧和汗顏,如此大的一座宅院,臣何德何能配得上居住。”
朱元璋看著这个女婿,真就是自谦的很,老是说些丧气话。
朱元璋就不乐意的改口道,“又不是赐给你的,这是给静端的陪嫁,既然你觉得不配住,来年北伐你再跟著出去建功,等你配得上了再回来住。”
马皇后知道这说的是气话,笑吟吟地道:
“我初时进了皇宫,也觉得那地方空荡的嚇人,后来住惯了就好了,你们要是嫌院子太大,趁早给我们生几个外孙,府里不就热闹了?”
瞧瞧,瞧瞧?
这婚还未成呢,丈母娘先催起生来了。
但朱元璋却说道,“真要有了外孙,他们教养著咱不放心,统统送进宫里去,咱家的大本堂不就是派这用场的吗?”
朱標就点头道,“爹说的对,姐夫的孩子將来可以和景隆他们一起上课。”
和大明初代战神一起上课,胡翊心里嫌弃的撇了撇嘴。
这时候朱元璋也接话道:
“就该都去上学堂,那么多名师在大本堂授课,咱还准备进一步把功臣家的子嗣都送进去,天德家的、伯仁家的、邓友德家里的把咱的老兄弟们家中子嗣都送来,也都好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