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 第339章 书同文车同轨,罢黜百家独尊科学神

第339章 书同文车同轨,罢黜百家独尊科学神

在历史上,一二四六年,原南宋镇北军将领、时任蒙古河南行省长官的范用吉暗中向孟珙请降。孟珙大喜过望,急忙上书请求朝廷予以批准。

但理宗赵昀“不从”,因为他怕了蒙古,不愿意招降纳叛。另外,还害怕范用吉的归顺增长孟珙的势力,对孟珙起了猜忌之心。

于是乎,赵昀以范用吉“叛服不常”为由,拒绝了孟珙的请求。孟珙听说后,不免心灰意冷,叹息道:“三十年收拾中原的人,现在志向却不能够再伸展了。”自此一病不起,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不管怎么说吧,赵朔登基后的第二天就雷厉风行,连下了十道旨意。

杨惟中刷刷点点,直到当天下午时分,才将十道旨意全部拟好。经赵朔过目之后,这十道圣旨被送往了政事堂。

朝廷下圣旨是有程序的。

一切拟定之后,还得下发给政事堂。由至少两位宰相附属,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

门下省审核后,才是一份完整的圣旨,化为大元的国家意志,亿万子民必须遵从。

当然了,赵朔是开国皇帝,威权太重了。宰相们极少情况会请求赵朔对旨意进行修改,门下省更是形同虚设。

赵朔对此也比较矛盾,加强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威权吧,他自己也不自在。不增强吧,后世之君未必个个是明君,还的确需要这么一个程序进行制约。

没办法,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现在赵朔的政事堂有三位宰相。

国家首相,中书令耶律楚材。

礼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元好问,

参知政事陈韡。

陈韡其人,堪称文武双全。他不仅是宋宁宗开禧元年的进士,精通财政。还精通军事,转战于福建、江西、广东三路,平定无数场叛乱。在历史上还在江淮一带屡抗蒙古入侵,简直是一个六边形战士。

在赵朔改变的历史上,他主动投了赵朔,如今积官为大元参知政事。

按规矩,赵朔的诏书需要两个宰相附属名字,倒不是三个宰相都要看。只有觉得心有疑虑的情况下,才需要三位宰相都看并且商议。

所以,这三个人先每人拿了三份诏书来看,并且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赵昀这回可以放心了”。

耶律楚材先看的,其实是封自己为那份公爵的那份诏书。

但是,他不好意思附属自己的名字,将这份诏书推到了一旁,等其他两位宰相来附属名字。

然后,在赵朔追封五世先祖的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毕竟赵朔的五世先祖都是死人了,这诏书本身只有点礼法上的意义。也就是修建太庙,刻几个牌位的事儿,没什么人会关注。

但很显然,赵昀的得益最大。

虽然早就有说法,赵朔身含太祖血脉,但赵朔从来没有在诏书中明确表态过。

如今,赵朔追封五世先祖,当然就能和宋朝皇室的谱牒对上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赵昀也算是赵朔的族人。

既然如此,他这个“宋王”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当下去了。

要不然,凭什么耶律楚材才是一个公爵,赵昀却能封王?他对赵朔汗国的贡献,怎么可能有耶律楚材大?

“嗯,为华夏设定统一的纪元,向寰宇亿万子民昭示我华夏的源远流长,此乃本朝一大文治之功也,我礼部定当努力斟酌,到底以何纪元为好。”

元好问也在一份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

陈韡看着赵朔那份得了天启,发展科学的诏书,眉头微皱,没有签名,推在了一旁。

大约一个时辰后,十道诏书俱皆附属完毕,按说就该送往门下省了。

陈韡站起来,又拿起了那道诏书,道:“耶律相、元相,这道诏书我们是不是再斟酌一番?”

耶律楚材道:“斟酌什么?陛下天命所归,登基时得了昊天上帝的旨意,岂不是我大元之福?还是速速公告天下为好。”

“但问题……”

陈韡往四下里看了看,压低了声音道:“问题是,王上还要公告天书的部分内容啊。昊天上帝还能有错?如果这天书被人挑出毛病来,岂不是对陛下和大元的声望,大大有碍吗?”

耶律楚材摇头,道:“陛下提三尺剑开辟新朝,谁能说不是得了天命,有上天庇佑?而且,陛下的智慧,何止胜我们十倍?你能想到的,陛下连这个都想不到?还有,早在陛下征花剌子模时,就有上帝之灾的称号了,这岂是无因?”

元好问道:“你再想想,如果那天书的一切,被印证成真的,对我大元有着怎样的好处?”

“如果是真的……”

陈韡倒吸了一口冷气,道:“陛下将取代孔夫子的地位,成为至圣先师!他……他这是罢黜百家,独尊那什么科学!而他自己,却是科学大宗师!不,是人间各教的祖师!”

元好问道:“你这格局,还是有些小了。陛下何止是什么至圣先师啊?孔夫子再传播学问,可曾统一华夏?更别提为华夏开疆拓土了。我华夏历代帝王,不过是周文王演《周易》,如何与陛下的天书相比?陛下是天降圣人,古往今来昊天之下的第一人!”

“如此一来,纵然我大元有衰落之时,谁敢不继陛下的道统?这是我华夏的永兴之道啊!”

元好问是儒生不假。

但是,他对儒教可没那么执着。

在历史上,元好问都要主动给忽必烈上称号“儒教大宗师”了。忽必烈虽然懂儒学,但和大宗师,得差到哪去?

再说了,赵朔建立的教育体系里,不是还给儒学留了一席之地吗?

耶律楚材附和道:“还有,周朝分封诸侯,和陛下如今的分封天下,有多少相似之处?今日陛下统一公文,又有多少和秦始皇的书同文有相似之处?”

“还有车同轨!”

陈韡道:“陛下不是在修铁路勾连华夏的河流吗?不是朝廷一直有计划,将蒸汽机用在车辆上,勾连整个世界吗?”

他身为帝国宰相,当然对大元国家的发展计划了如指掌。

“书同文,车同轨,罢黜百家独尊科学神教?”

三人面面相觑,几乎同时脱口而出,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

陈韡道:“吾大元朝,定将远迈先朝,为华夏开辟新的纪元。吾等身为大元宰相,附陛下骥尾名留青史,真是幸何如之啊!”

他真是有些后悔,没有在那道诏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了。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你们刷怪啊,刷我干嘛! 逍遥皇帝 还好我重生了! 九爷別装了,温小姐她要去领证了 综网法师,诸界游行 游戏入侵:抢男女主机缘会上瘾誒 四合院:神级军工,你惹不起! 美利坚:从街头流浪汉开始肝技能 说好演小品,喜剧之王什么鬼? 斗罗:食物系?我的汤卖遍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