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尽,沪市步入湿冷的冬季。然而曙光学校內,却涌动著一股蓬勃的暖流。高中部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而更为重要的是,赵楼生大力倡导的“全面教育”理念,经过一学期的深耕细作,开始结出累累硕果。
这不仅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初中各年级在区里的期末统考中,平均分排名再次稳步提升,稳居中游偏上,个別科目甚至冲入了良好梯队,引得周边一些公办学校都暗自惊讶。更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赵楼生深知,对於这些缺乏家庭辅导和文化资源的孩子,开阔眼界、培养自信与综合素养至关重要。在资金依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竭力支持各项素质拓展活动。
刘老师牵头组织的“曙光文学社”和“歷史兴趣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文学社的孩子们不再畏惧写作,他们用稚嫩却真诚的笔触描绘打工父母的不易、记录校园生活的点滴、抒发对未来的憧憬,优秀习作被贴在校刊栏,引来无数驻足。歷史小组则在学校仅有的那台电视机前,围观看《百家讲坛》录播,激烈討论著王朝兴替,眼中闪烁著思辨的光芒。
一位有美术特长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办了“简易版”美术班,孩子们用最普通的铅笔和水彩笔,画校园的梧桐,画心中的家园,虽然笔法稚嫩,却充满了生趣。作品被装饰在教室和走廊,让原本灰扑扑的墙壁焕发出生机。
体育方面,儘管设施简陋,但“阳光体育一小时”雷打不动。广播操比赛、班级跳绳对抗赛、冬季长跑……简单的活动却极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体魄。赵楼生甚至想办法联繫了附近大学的体育系,请来了几位志愿者,定期指导孩子们进行基础的篮球、足球训练。
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孩子们身上。他们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敢於表达,眼神里少了怯懦,多了光彩。课间走廊上,常常能听到他们討论文学社的选题、歷史事件的看法,或者为班级篮球队加油鼓劲。
这一切,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学期末的“家长开放日”盛况空前。不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成绩匯报和老师告状,而是变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舞台。
教室里,有文学社的诗歌朗诵、有歷史小组的专题报告(虽然还很稚嫩)、有美术班的作品展;操场上,有班级跳绳比赛、有篮球技巧展示。家长们——那些常年奔波於工地、车间、菜市场的父母们,穿著自己最乾净的衣服,看著自己的孩子站在台上落落大方地朗诵、在操场生龙活虎地奔跑、自信地展示自己的画作,许多人眼眶湿润了。
“俺家娃以前见生人都不敢抬头,现在都能上台念自己写的诗了!”一位父亲搓著粗糙的大手,激动地对赵楼生说,“赵校长,谢谢学校!成绩啥的俺不懂,但娃变得这么懂事、这么开朗,比多考几分还让俺高兴!”
另一位母亲拉著林静老师的手不放:“老师,孩子回家都知道主动帮我洗碗扫地了,还说以后要考大学,让我和他爸享福……这学上得值!”
这些质朴的话语,是对曙光“全面教育”理念最好的肯定。家长们的满意度空前高涨,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分数,开始理解並支持学校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努力。这种认同感,转化为更坚定的支持,家校关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开放日那天,李先生也悄然来访。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默默地穿梭在各个展示点,观察著孩子们的表现,聆听著家长们的议论。看到那个曾经晕倒的小女孩小雅,如今脸色红润地站在队伍里认真做著广播操;听到家长们对学校发自內心的感激;感受到校园里那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氛围,他严肃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活动结束后,他对赵楼生说:“赵校长,我今天看到的,比任何商业计划书都更有说服力。教育,做到这个份上,是真正的功德。我对我们的合作,更有信心了。”
甚至连区教育局的孙科长也抽空来了半小时,看到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的场面,不住点头,对赵楼生感慨:“小赵啊,你们这个『全面教育』搞得好!成绩没落下,孩子还全面发展,精气神十足!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好好总结一下经验,以后可以在区里做个交流。”
最高的认可,来自一位不速之客——郑怀古教授。他竟然在开放日快结束时,骑著那辆老旧的二八自行车来了。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背著手,仔细看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听了一段文学社的朗诵,又在操场边站了很久。赵楼生发现后,连忙迎上去。
“郑教授,您怎么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隨便看看。”郑教授表情依旧严肃,但眼神柔和了许多,“搞得不错。有点『全面育人』的样子了。比光会死读书强。”
他走到一幅美术作品前停下,画的是孩子们眼中的父亲——一个模糊却高大的背影,扛著沉重的工具。画法很幼稚,情感却真挚动人。
“农民工子弟的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是一方面,情感认同、自信建立更重要。”郑教授像是在对赵楼生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你们抓住了点门道。继续坚持,做出个样板来。”
说完,他摆摆手,没再多言,骑著车又消失在冬日的暮色里。但赵楼生知道,这位严谨甚至苛刻的老教授,已经用他的方式,给予了曙光最高的评价。
站在略有寒意的操场上,看著渐渐散去的人群和依然兴奋地围著老师说话的孩子们,赵楼生心中充满成就感,但也异常清醒。
他知道,这一切只是开始。全面教育的探索永无止境,高中部的挑战迫在眉睫,浦东地块的开发更是任重道远。王老板那些对手,绝不会甘心失败,必然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反扑的机会。
但他身后,是一个越来越凝聚的团队,是一群越来越信任的家长,是一所越来越有活力的学校。
春华秋实,耕耘不輟。曙光播下的种子,正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生根、发芽、绽放出第一抹绚丽的色彩。
这色彩,照亮了孩子们的前路,也照亮了他自己坚定不移的方向。下一步,他將带著这份收穫的底气,去迎接更广阔天地里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