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 > 第二十章 根基与微澜

第二十章 根基与微澜

春末的午后,阳光透过老校区梧桐树的缝隙,在略显斑驳的操场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里混合著青草和旧书卷的气息,寧静而温暖。

赵楼生並没有待在办公室,而是和总务主任老杨一起,站在操场边缘,对著摊开在桌球檯上的新校区施工图纸低声討论著。图纸已被翻得有些卷边,上面密密麻麻標註著各种符號和笔记。

“楼生,你看这里,”老杨粗糙的手指点在食堂区域,“按照你的要求,操作间和备餐区分开,留足了通道。油烟净化器的预留管道和电路,都让施工方加粗了规格,免得以后动力不足。”

“好,通风是关键,孩子们吃得安全健康是头等大事。”赵楼生点头,目光又移到另一处,“宿舍楼的消防通道和应急照明,一定要再三確认,符合最新的安全规范,不能有任何折扣。”

“放心,我天天盯著呢。区消防队的同志来看过两次,提了点小意见,我们都改好了。”老杨憨厚地笑了笑,语气里带著自豪,“主体结构都快封顶了,比预期还快个把月。就是这钱啊,流水一样……”

“该的必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赵楼生语气坚定,“杨叔,您多费心,质量和安全是第一位的。”

这时,林静领著一位面容清秀、扎著马尾辫的年轻女孩走了过来。“赵老师,杨主任,”林静笑著打招呼,“看你们又在研究宏图大业呢?给您二位介绍一下,这是新来的英语老师,苏晴,师大刚毕业的高材生。”

苏晴有些靦腆,但眼神明亮,恭敬地问好:“赵校长好,杨主任好。”赵楼生温和地回应:“苏老师,欢迎加入曙光。这里条件还比较简陋,但相信会是你实现教育理想的好地方。有什么困难,隨时找林老师或者找我。”

“谢谢校长!我不怕吃苦,就是想来这里多学习!”苏晴连忙表態,脸上因激动泛起红晕。

看著林静带著苏晴熟悉校园环境的背影,赵楼生对老杨说:“看,我们的新鲜血液。明年新校区投入使用,需要更多像她这样有朝气的年轻人。”

“是啊,老师们都不错。”老杨感慨,“就是这好老师,现在越来越难招嘍,別的学校开的价码都高……”

这话像一颗小石子,在赵楼生心里轻轻投下一圈涟漪,但他暂时没说什么。

几天后,在一次核心教师教学研討会上,气氛热烈。钱老师对近期推行的“分层指导”进行了小结:“效果比预想的好。基础弱的学生敢开口问问题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不再『吃不饱』。我们几个老傢伙还得加把劲,备课量確实大了不少。”

刘老师扶了扶眼镜补充:“关键是老师的观念要转过来。不是把学生分三等,而是我们提供三种不同的『脚手架』,帮每个孩子爬到他自己能达到的高度。”

刚加入不久的陈默老师兴奋地分享:“我发现让学生互帮互助效果很好!成立学习小组,让『提高层』的同学当小老师,给他们讲题,双方都有收穫!”

赵楼生认真听著,不时记录,最后总结道:“辛苦大家了。我们的目標是『一个都不掉队』。这种方法对老师要求高,但值得。下一步,我们要把这种『因材施导』的经验固化下来,形成我们曙光自己的教学指南。林老师,你这方面心思细,多协助钱老师和刘老师整理一下。”

林静点头应下:“好的,赵老师。其实很多老师都有很好的实践,我回头多去听听课,收集起来。”

会后,赵楼生叫住了准备去上课的林静。“林老师,最近老师们状態怎么样?有没有听到什么……特別的风声?”

林静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大家都挺投入的,尤其是看到分层指导的效果后,干劲更足了。嗯……硬要说的话,前两天好像听张老师隨口提了句,说有个什么新开的培训机构,打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去兼课,课时费开得很高。他当时就回绝了,也没当回事。”

“培训机构?知道名字吗?”

“没细问,张老师说是没听过的名字,好像叫什么『优学』还是『优科』?记不清了。”林静摇摇头,“应该就是普通的挖角吧?以前也有过。”

“可能吧。”赵楼生面色平静,“没事了,你去忙吧。多关心一下老师们,尤其是家里有困难的。”

林静走后,赵楼生的眉头微微蹙起。“优科”?一个没听过的名字,高薪挖角兼课?这不像王老板那种小打小闹的手法。他走到窗边,看著外面生机勃勃的校园,心中升起一丝警惕。

又过了一周,张天胜从浦东工地回来,带来了工程进展的好消息,也带回了一个坏消息。“楼生,有点麻烦事。”张天胜喝了口水,语气有些凝重,“新区那边规划局的一个朋友私下告诉我,最近有人在对我们那块地周边区域的规划提出『异议』,认为教育用地过於集中,建议调整部分用地性质为商业配套。虽然还没正式提出,但已经在吹风了。”

“知道是谁在背后推动吗?”赵楼生立刻警觉起来。

“很模糊,听说是一家新註册的『沪上教育发展諮询公司』,背景很深,摸不透。他们不像王胖子那样咋咋呼呼,动作很隱蔽,走的全是正规程序提建议,让人抓不住把柄。”张天胜面露忧色,“如果他们真的说动上面调整规划,在我们学校旁边搞个大型商业体或者別的什么,那对我们的环境和安全可不是好事。”

“沪上教育发展諮询公司……”赵楼生默念著这个名字,將它和“优科”联繫了起来。对手升级了,不再是街头斗殴,而是试图利用规则和资源,在更高层面进行挤压。

正在这时,苏晴敲敲门,拿著一份稿子走了进来,脸上带著几分初生牛犊的兴奋:“赵校长,这是我为下一期校刊写的文章,介绍我们学校的『阳光分班』和『因材施导』,想请您把关一下。”

赵楼生接过稿子,快速瀏览了一下,文章写得充满热情,突出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曙光的特点。“写得不错,苏老师。不过,『因材施导』这个词,目前还是我们內部的探索,暂时不要过分宣传。”

苏晴有些不解:“为什么?这不是我们的亮点吗?”

“树大招风。”赵楼生温和但坚定地说,“有些事,我们先做扎实,做出成效,比说出去更重要。文章很好,可以先重点写写我们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家校合作。”

苏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好的,校长,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改。”

看著苏晴离开的背影,赵楼生对张天胜说:“看到吗?对手已经在试探了。明的暗的都有。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苦练內功,把老校区办好,把新校区建好,把师资队伍带好。根基稳了,才不怕风吹雨打。”

“那规划那边……”

“你那个朋友,关係要继续维持好,消息要灵通。对方走正规程序,我们也要用正规方式应对。提前准备好我们的规划合理性说明,强调教育配套的公益性和对区域发展的长期价值。

到时候,如果需要听证或者陈述,我们去讲道理。”赵楼生冷静地部署,“至於挖角,让林静多留意老师们的思想动態,適当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提高一下老师的福利待遇,尤其是骨干教师。”

风波尚未真正袭来,却已送来山雨欲来的微凉。赵楼生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新的对手隱藏在迷雾之后,手段高明而难以捉摸。但他並没有畏惧,反而有一种棋逢对手的冷静。

他走到父亲那幅“教育是投资不是生意”的字前,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无论对手如何变化,他守护这片教育净土的决心不会变。只是,这场守护之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他转身拿起电话,是时候和李先生更深度的聊一聊了。未来的较量,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比拼,更是资源、人脉和战略的全面博弈。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人在高三,从成文曲星开始 误成敌国驸马,带着公主杀穿天下! 从明星助理开始的文娱教父 斗罗绝世:空想家,武魂心灵巨龙 诸天:我有一个主神碎片 全职法师:从天生共系开始 从替补选手,到UFC冠军! 雪后初晴 渣夫哭求复婚,太太携崽二婚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