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往事(二)
见情况危急,萧夫人果断下了决心,趁天黑让两个乳母带着孩子下了马车,分头逃跑,自己领着剩下的人继续赶路,吸引那些坏蛋的注意。
事情是钱隽的人发现的,人也是他们想办法从祝府弄出来的,不是奸细,仁亲王的人,便把这个包袱交还了回来。于是,老婆婆便被送到钱隽的面前:“我是汉人,夫家姓张,因为萧将军是汉人,因此家里的仆役也汉人居多。
那天晚上,天阴沉沉的,特别的黑,我又不熟悉路径,背着不到五岁的大小姐,深一脚浅一脚,顺着一条小路往前走,谁知走着走着,没了路,我又不敢返回去,便小心翼翼坐在一丛树丛里,半夜时分,听到有脚步声急急地跑过来,我心里害怕,抱着小姐儿又往前走,竟然失足掉进了河堤下面,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天上下起雨来,把我淋醒,发现自己被一棵小树拦在河堤半坡上,小姐却不知道去了哪里,天黑地跟锅底一样,伸手不见五指,我在地上一寸寸的摸索,手都磨烂了,就那样一直找到天亮,只看到小姐戴的项圈坠子,呜呜……,我对不起夫人——”
钱隽见她说得合情合理,便信了几分。
张婆婆因为服饰打扮和语言,都和当地人不一样,不敢露面,就在河堤边上的芦苇从里躲了几天,还好是初秋时节,天气不冷,她挖野菜烤青蛙,勉强活了下来,大概又过了六七天,津河下游发了洪水,山阳县境内来了很多逃难的人,张婆婆的衣服也脏得看不清颜色,她趁机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混迹其间,一边讨饭,一边四处打听夫人、公子和大小姐的消息,但却一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萧夫人一夜之间,便如人间蒸发一般,什么也没留下。
张婆婆在外面流浪了两年,碰上了致休回家的祝大人,祝家在山阳的驿馆落脚,张婆婆看到了大姐儿戴的项圈,竟然挂在一个六七岁大的女孩子脖颈上,张婆婆想以此为线索,寻找小姐下落,便胡乱捏造了一个名字,自卖自身,进了祝府当奴才,谁知道进去容易出来难,当她知道自己弄错时,想纠正也没机会了,十几年转瞬便逝,她只能在夫人生日时,祭奠一下,聊慰心怀。
“这么说,萧国公的儿子,有可能也活着了?”钱隽的人问张婆婆。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没打听到。”
“萧国公的原配妻子,乃是苗疆的女子,这个璎珞的样子,就很像苗疆人的风格。”梁朝老太监如是说。
这个月,是他前妻生日的月份,萧逸每年都会茹素,同时让庙里做法事,超度亡灵。
大夫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但也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亲眼见,便含糊地说了一句:“听说南国有一种树叶,汁水乳白,晒干敷脸,能使皮肤莹润美白,但时日久了,便会中毒,毒气浸入体内,骨头会发蓝,你说的人指甲发蓝,是不是中了这个毒,也未可知。”
郭公公请不出萧逸吃酒,却能想办法和萧逸来个偶遇,萧逸曾经在京城外面,买了一块墓地,给前妻立了一个衣冠冢,他前妻生日那天,郭公公便安排张婆婆提前来这里祭拜,萧逸带了几个亲信来的坟地,刚好碰上张婆婆哭得两眼通红,见到他,一脸惊慌准备逃走。
张婆婆身后的侍女,是郭公公安排的一个有功夫的小太监假扮的,自然也跟着张婆婆走了。
钱隽看完斥候送来的审问详单,急忙把贺氏的供词拿出来,两厢对照,立刻便确定,钱文瑾,乃是萧国公原配嫡出的大女儿,并且,她的外祖,还是苗疆的。
张婆婆吓得战战兢兢,跪下不停地磕头,嘴里则照着郭公公所教,回答道:“奴才乃是大小姐的乳母,每年都悄悄来祭拜的。”
萧逸却断然拒绝。
谁是最终得益的人,谁就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萧逸不用想,都可以确定是谁作祟。
若是萧逸随后把张婆婆杀了,他的真面目便暴露无遗,若是真的让张婆婆去山阳县找人,萧逸的心思就一目了然,郭公公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安排随后的事情。
“你带人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
同时,皇上也接到了郭公公的消息,说是,梁朝宫里的一个太监,认出那个项圈,乃是梁朝皇宫御造,但下面的璎珞,却并不是宫里的,他说那种项圈,当时做了不止一个,梁朝的皇室,曾经赏赐给他们的臣子,还把记得的名字都写了出来,共有五人,其中,便有萧逸。
萧逸没有兵权,就像老虎被拔了牙一般,皇帝就再也不会关注他,因而,永昌帝现在才知道此事。
“我们不是葬身水里,而是被杨英带去的人追杀了。”
初二,玉洁郡主便要回娘家,钱先聪自然陪着,文瑾也得跟随。
“放心,他们都是我的心腹。”
皇后派心腹彻查此事,刚刚有了点眉目,负责仓库的太监和有可能做手脚的宫女,忽然全都死了,皇后随即也被人在汤里下毒,只是这毒并不要命,皇后在太医全力抢救下,活了过来,但她四肢完全不能动,皇上对发妻还是很好的,便让皇后对外宣称要礼佛修行,将后宫交给了自己的宠妃刘贵妃掌管。
“奴才猜想,那个杨英说不定没死,而是隐遁起来,奴才已经派人去他家乡寻找线索。”
萧逸在妻子墓前,哭得十分伤心,张婆婆见状,心里也很难过,早知道她就来京找将军了,这么多年过去,大姐儿和小公子,还能不能活着,真的很难说了。
张婆婆摆出不相信的样子,萧逸无奈,摆手让身后的人,退出一箭之地。
萧逸曾经统兵十万,怎可能不是心思缜密思维活跃的人?杨英就算对自己不满,断断不会莫名其妙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看来,背后有人指使了。
张婆婆按郭公公的叮嘱,对萧逸身后的人看了一眼。
“这么说,我的英儿和瑜儿,还有可能活着?”萧逸脸上,露出狂喜,扯着张婆婆的衣襟,语无伦次地重复着。
玉洁郡主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她还是很高兴能接到娘家的邀请。
萧逸哭了一阵子,情绪宣泄地差不多了,这才坐下,考虑后面的安排。他招手让一个心腹过来,仔细叮咛了一阵儿,然后,让张婆婆跟着去了。
可永昌帝又不甘心就此把事情压住,若钱文瑾乃是萧逸的女儿,招进宫来,岂不对消灭刘广众更有好处?虽然离开军队十几年,萧逸当年带回的将士,依然对这位老帅怀念不已,每年都有人送来南疆的土仪,萧逸为了避嫌,从不回礼,那边的人也没有一丝的嗔怪,可见他的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大。
累归累,钱家的仆人却一个个喜洋洋的,玉洁郡主看文瑾调教她的几个小丫鬟,分工明确,赏罚分明,也有样学样,把仆人的职责,全部落实到人,做好了,便有赏赐,仆人们自然一个个十分卖命。
“是,将军!”
钱隽立刻想到小舅舅的匆匆离去,他是不是发现了这个,才急忙去了南疆呢?越想越觉得可能,文瑾身世,眼看就要揭晓,钱隽如何能坐在京城等消息?盘算着追上舅舅沈明熙,和他一起运作一番,若是文瑾身世矜贵,那就还原本色,若真有不敢告人之处,他便要想办法做些手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