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本来是打算传沛国公进宫告诉他的。说不好听的,朕已经做了决定,这婚事非成不可,他纠结不许,朕逼着他儿子娶了,他心里难免也要生出隔阂与嫌隙,来日还不定如何。
“那为什么……”
姜莞面色也没好看到哪里去:“天底下竟果真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这个突厥公主可真是够厉害的!”
赵行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一听这个,忙拜了一礼:“儿臣不敢。”
“她自是厉害,上回戏楼吃茶,故意挑衅,你不是也看得出来吗?”
“父皇,陈娘子明日就到了,阿兄的婚事是不是,要说定了?”
晋和帝摆手说算了:“二郎,再过些日子,你带着王妃和孩子,去蜀中带一阵子吧。”
如果他的王妃不是姜莞,他既知于大邺有利,怎么还会来问?
我总不可能真的抗旨不尊。
赵行深吸一口气,合眼须臾又睁开来:“所以父皇是怕儿臣问您什么呢?儿臣只是说为了突厥公主之事而来,并没有说是为了姜三郎,父皇怎先恼了?”
晋和帝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如今突厥以两师退十里做条件,要朕许婚,二郎,若换做是你,难道会不许吗?”
晋和帝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去吧,带她和孩子去蜀中小住,那毕竟也是你的封地,等京城所有事情都平息,想回来的时候,再回来。
是了,他在京城不管做什么,大兄都操心着他。
可朕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
晋和帝捏了捏眉心:“其实朕后来想过,从突厥可汗此举看来,公主也没什么危险。突厥那边大概也不会让她做什么奸细,她无论嫁给谁,婚后都能好好过日子。
姜元徽眉心蹙拢的更紧些:“幺幺,他……”
赵行也不催他,挺直了腰杆站在殿中,等着晋和帝的后话。
晋和帝脸上挂了笑,让李福去把赵禹带进来,并没回答赵行的问题。
小盘算打的倒是不错。
而细想下来,无论是何种交易,一定是对大邺有利的。
晋和帝扶额,良久不语。
赵行心下微沉,上前见了礼。
远离京城,哪怕只是一年半载,换换心境,暂且从这些事中脱身出来,连珠珠一道,以后再回来,能冷静很多。
因为他看得清楚,赵行进门时候的寡淡,此刻淡去了。
“他进宫去了。”
晋和帝先安抚了他两句:“从郑家事平息之后,先是魏家,又是国公府,你娶了姜莞,少不得要牵连其中。
晋和帝似是被人反杀一手,脸上登时有些挂不住,神情有异,古怪的厉害。
从姜元徽身边路过时候,又看他一眼:“你也别急着回去,多坐会儿,等我回来了你再走,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
“虎师与狼师驻扎地后退十里。二郎,你该知道,就算两国议和,突厥虎师与狼师驻扎之地也是几十年没挪动过的,六十年前也议过和,偃旗息鼓,两国罢手,暂不交兵,但驻扎地仍在远处,威胁着我幽州边境之地。”
李福听了这话眼皮直跳,赶紧劝:“王爷是心诚的人,与王妃感情又好,可王爷到底是官家嫡生的,家国天下,王爷很放在心上的。”
赵行却不理他:“其实儿臣原本也只是想来问问父皇,徐照润为什么一定可以嫁入沛国公府,嫁给姜元徽,儿臣有些不懂,但现在看来,突厥人私下里还与父皇谈了别的交易。
他也不糊涂。
赵禹进了门神色着紧,目光果然是先落在赵行身上的。
可她孩子也生了,健健康康一个大活人,在自己家里,这是蜀王府,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姜元徽皱眉:“你要去哪儿?”
他抿了下唇:“为突厥公主和亲一事来。”
实则犯糊涂的一直是他。
赵行进门就瞧见了宝座上的晋和帝。
眼下不愿意回家说给阿耶阿娘听,叫爷娘跟着心里不痛快,就来你这儿坐坐,说上几句,我自己心里舒服些,等回了家,也能劝劝爷娘。”
晋和帝指尖点着御案:“为姜三郎打抱不平?还是为了沛国公府打抱不平?亦或者是你的好王妃在你面前哭诉两句,你便心疼了,什么都不顾了,也敢进宫来问朕?”
一个流着突厥人血脉的皇子。
可还没来得及传他进宫呢,你就先来兴师问罪了。”
不会的。
反正是不会点头让徐照润嫁姜元徽的。
赵行直到此刻才接了句话:“只怕她此来和亲,也没存着什么好心思了。大约先前确实是想着嫁谁都成,现在——”
至于父皇……
李福忙哎唷着就劝:“王爷这样说,官家听了是要伤心的。”
可姜护是一生为国的人,戎马征战,所为从不是他自己,也并非姜家的富贵荣华。
其实今天这事儿他先去见阿兄,阿兄一定是先骂他,可骂完了,还会进宫替他问清楚。
不会让他来,阿兄会替他来。
他自己眼皮也跳了两下,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晋和帝的面色已经又舒缓下来。
他苦笑一声:“伱是真觉得她对我动了感情,倒把来大邺前的那点心思都放下了,她临行之前,突厥可汗叮嘱过什么,交代过什么,也一概都不管了?”
难道太祖与太宗高宗问起,朕能说,是为了不叫朕的儿子娶突厥公主,不叫朕的儿子亲手断送他的后嗣吗?”
不过是千算万算,算漏了人心和感情罢了。
就只是怕阿娘想不开,心里不受用罢了。
最主要是别连累了阿兄。
赵行点点头,才没再说什么,提步出了门。
父皇说的是对的。
如今是等着沛国公自己来求娶,应下这婚事,也是全了朕与沛国公一场君臣情分。
赵禹才见礼:“儿臣不失那个意思,是听说他进宫,想着怕是为了公主和亲之事,事关沛国公府,儿臣怕他糊涂,在父皇面前胡说,惹父皇动怒,这才进宫请安的。”
“你少糊弄朕,朕也不听你这个,不过这事儿已经说好了,你弟弟也没说什么,倒是你——”
晋和帝又点着桌案:“陈氏明日就进京了,她阿娘会带着她进宫给贵妃请安,你明日也进宫来吧,贵妃会安排你与陈氏见一面,喜欢不喜欢的,也就这样了,婚事定下来,你的事情,这阵子也要定下,肃王府住了这么久,给你换个地方吧。
在你与陈氏大婚之前,搬个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