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禹心下虽没太大波澜,可他一向都知道,将来的发妻是要敬爱着的。
“不拘着什么颜色,我年纪大了,反而是你们年轻女孩儿喜欢的那些颜色,娇俏些,才讨喜,你只管去摘了来,叫她们拿下去插了瓶就是了。”
不能做肃王妃她虽也觉得可惜,但最怕的还是连累家族。
既然没有那样心思,将来成婚,她与儿臣相敬如宾就很好,何苦招人误会?”
从昭阳殿往御园其实不算远。
儿臣不喜欢她,但很中意她,这两者并没什么冲突妨碍的。
那头赵禹出了昭阳殿,在宫道上走出不过一射之地,就迎面撞见李福。
赵禹心下了然,随他去了。
赵禹眼皮重重一跳:“父皇不要多心。”
二郎是个痴情种子,一辈子栽在姜莞手里都不肯回头的主儿。
“阿月从前总干这事儿。”赵禹面色虽然寡淡,语气却轻柔很多,大概是怕他太端着,像是素日里一本正经的模样会吓着她,“母后还在的时候,阿月也会折送去母后宫中,她都是挑两份儿,昭阳殿那份儿也没落下过。”
他没接这话,又问陈萦:“从陈郡来京,一路上舟车劳顿,也辛苦了吧?这趟进京,伱与夫人走的倒久。”
赵禹垂眸合眼:“儿臣才送了陈娘子回贵妃那儿,您后脚就让李内官去叫儿臣来说话,还能是为什么?”
照说一个多月也足够了,哪怕是女眷们进京来,脚程上再慢些,那最多两个月也该到了。
赵禹叫她起了身,见她手中还有一枝刚折下的,多看了两眼:“这是替贵妃折来吗?”
·
赵禹确实去了昭阳殿,但连茶都没吃一口,真的就是去给贞贵妃请了个安,就走了。
也就后来来了一个裴清沅,算得上淑婉。
问完她就后悔了,眼底闪过懊恼,忙又告罪:“臣女言辞无状……”
直到如今真的到了京城,进了宫,见了贵妃,陈萦都觉得这一切仿佛一场梦。
陈萦……陈萦不会做这样的事。
偏偏赵禹也没觉得她是故意讨好。
赵禹心下是满意的。
身边小宫女还在低声提醒她:“陈娘子,那是肃王殿下。”
他喜欢不喜欢的,本来也不重要。
无论是父皇还是贵妃,见了她一定都会很满意。
这孩子——
但父皇非让他来见。
说什么盲婚哑嫁不像话,就算是他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也该在大婚之前见上一见,哪怕只是说两句话呢,难道真等到赐了婚,择定吉期,大婚当日才晓得他的王妃生的什么模样,是个怎样的性情吗?
他也拗不过父皇,只好今日进宫,等在御园里。
儿臣并没对她一见钟情,一眼心动。”
陈萦才一一应下来,又看她阿娘一眼,母女两个四目相对,她阿娘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她才叫小宫女带着,出了昭阳殿的门。
她在宫里待了半辈子,从贵人到贵妃,赵禹什么时候来给她请过安呀。
他本以为李福是来传话给陈萦母女的,结果李福是来叫他到福宁殿去回话。
晋和帝恨铁不成钢:“这种时候,朕就巴不得你多学学你弟弟!”
她确实合适。
但她跟姜莞周宛宁几个相处的久了,也活泼不少。
贞贵妃喜不喜欢赵禹当然不知道,说不得是赵曦月喜欢。
他一进门,晋和帝就笑弯了眼,那真是打从心眼里高兴。
否则官家让她来操持做主,她能怎么做主?
但那不是喜欢。
这就是赵禹对陈萦的第一印象。
在宫里面说话做事都要留着十二万分的小心才好。
再则也怕她误会儿臣对她动了心思。
“不然难道直说是送她回去吗?”赵禹不答反问,然后才又说,“她合适,这婚事便就定下,不日她就是儿臣发妻了,敬爱发妻,不是应该的吗?
儿臣今日见她,行止端方,也不瞒父皇,陈娘子这样的女郎,即便是放在一堆人中间,叫儿臣去选,儿臣大抵也会一眼选中她。
故而他上前三两步来:“还折吗?”
“无妨。”
赵禹想,这样的陈氏,应该不会有人觉得她不适合做肃王妃。
就像陈萦说的,敬畏,是一个道理。
长这么大,身边所识这些女孩儿里,大多都是活泼恣意的,真要说起来,盛京中还没有谁家的小娘子是端方持重出了名的。
贵妃满眼欢喜。
他面容是一直肃着的,这会儿笑出声,声音虽然很低,但因为站的近,她听得真切。
也怪不得赵曦月在宫里的时候成天一大早跑去御园折。
寻个借口,说是给她请安罢了。
进宫前阿娘也是千叮咛万嘱咐。
除非是陈家犯了事儿,或是陈氏自己立不住,贵妃见过觉得她不成,父皇也突然发现她不适合做他的正妃,那才会另选了旁人。
不过是个说辞。
女郎娇贵,我也有日子没去给贵妃请安,陈娘子选好,我正好送你回昭阳殿去。”
她合适,才是最要紧。
怪不得说她在汝南名声很好。
贤婉持重出了名的。
赵禹宽慰她:“陈娘子第一次进宫,也是第一次见我,心中紧张,心生敬畏,都是正常的。
那是官家嫡长,未来的东宫太子,她长在汝南,从没见过这位殿下,却早听闻过肃王殿下聪颖,是个文武双全的郎君,样貌也好得很。
我不爱折,但这会儿日头起来了,娘子摘了,早些回昭阳殿去吧,免得晒着了。
贵妃并不是真的叫她出来折。
看来他对陈萦是满意的。
为着进宫请安,她早起专门梳妆打扮,一身精致华贵却不那样张扬。
可他发现这小娘子似乎很拘谨,像是怕他。
端方,清雅。
明明就是怕一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他,要招惹上祸端,到了她嘴里换了一种说法,倒成了讨喜的话。
这一个确实死活不开窍似的。
这些话要叫陈氏听了去,人家女孩儿就算没对他动情,也要伤心死。
“儿臣虽然无意儿女情长之事,但又不傻,父皇不用担心,这些话陈氏一辈子也不会知道。”
他深吸一口气,盘腿坐着:“今日贵妃见过她,您可以叫礼部着手操持大婚之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