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完满(正文完)
陈家在盛京没有旧邸,也无姻亲。
陈萦母女两个是下榻在城中客栈的。
寻了最好的客栈,挑的也是最好的客房。
只是京师重地,即便是出手阔绰,富贵人家,勋贵门户,也没有敢那样张扬,动辄包下整间客栈的。
故而人来人往,往来行旅商客多,吃饭的,住店的,都免不了。
即便是在楼上雅间,也听得见外头嘈杂声音。
客栈掌柜晓得这是汝南陈氏的女眷,坊间也确有传言,说陈氏女眷为肃王娶妻一事而进的京,故而不敢有所怠慢。
楼下那样嘈杂,自然少不了议论陈氏婚事的,他唯恐叫楼上人听了去,心中惴惴,打发小伙计去那几桌说,若有说不听的,他宁可得罪人也要把人赶走,不叫他们留在客栈中,免得给他惹上大麻烦。
又亲自上了二楼的房间去给陈萦母女赔礼。
赵禹又无声笑了:“你不用找,如果伱没有遇到危险,他们不会出现,不会打扰你平日生活。
“在京中过完年吧。”
一切尘埃落定。
他背着手在外面走廊上等,等着她们母女收拾好。
赵禹平平安安的住进了东宫,陈氏也如前世一般做了他的正妃。
便是去个三年五载,也不是不回来了。
那些人见了这样的阵仗,谁也不敢当着赵禹的面儿去议论什么。
姜莞抱着孩子站在廊下,十一月的天,竟没有那样冷。
去蜀中怎么也要住上一年半载,说不定会更久,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倒不如多住些时日,只当是进京来玩儿的。
而到了初五时,圣谕赐婚,指了汝南陈氏为东宫太子妃,太子大婚仪典也一并提上了章程来。
“真气派呀,肃王殿下亲自来接人呐。”
他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还有什么好推辞的。
赵行揽着她肩膀:“这都已经十一月中了,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年下,总要留在京城里把年给过了再走。
华贵又不失雅然。
我虽交代过底下的奴才们,倘或娘子登门,不许拦,要客气恭谨,但说不得也有阳奉阴违,不好好当差的奴才,也许会怠慢娘子。
陈萦心下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受,犹豫了很久,才慢慢伸出手,接了过来:“我会好生保管的,多谢王爷了。”
要成了,肯定得住一段。
但晋和帝特意交代过,初三当日请了郑皇后牌位归含章,赵禹入殿朝谢郑皇后牌位,也算是有始有终,得了个完满。
直到赵禹带着陈萦母女离开客栈,蜀王府的仪仗护卫不见了踪影的时候,客栈中方又恢复了先前的热闹,人声鼎沸,议论纷纷。
初二那天一应参与册立典礼的赞礼官员与百官及其他相关人等便都要入宫去排演册立典礼,以免到了正日子上出现任何的纰漏。
赵行从她身后来,披风罩在她身上:“不在屋里待着,倒抱着孩子出来吃风。”
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赵禹才放下心,再没与她说别的,送了她去她母亲身边,又寒暄几句,便带了人离了别院不提。
其实从进门以来,赵禹总是欲言又止的模样。
母女二人瞧见了,皆是一惊,忙上前来见礼。
他从袖袋中取了个令符制式的东西,递到陈萦面前去:“这是肃王府的手令,见令如见我,娘子先收着吧。”
那边还是蹲身把礼数给周全了,又再三的谢过晋和帝恩典,谢过赵禹,便匆匆吩咐人把行李收拾好。
因为赵禹口中,这乃是晋和帝的意思。
也不拘这婚事成或是不成。
这东西……见物如见赵禹,这东西可不单单是一块儿铁。
不过住在客栈里的时候并没有把带来的行李全都拆开。
“我看这肃王妃的位置,定是这位陈娘子的了吧?”
她们母女进京带的东西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算少。
后头的事情具体如何虽还不知,但总是住在客栈也不像话。
想起她刚重生回来时,也是这样的时节,京中却已经接连下了好几场雪,严寒冻人,天儿实在冷的邪乎。
一面说,一面已经进了府去。
·
一直到了十月十二,晋和帝下了旨意册封太子,一应章程仪典,自有礼部去拟定。
册立赵禹为太子这消息朝臣早知,礼部也早早地就准备了起来,故而十月十二册封太子,十一月初三就已经是册立大典。
夫人和娘子既然来了,也不要在这些事情上拘谨,反而住的不自在。”
赵行笑了笑没说话。
赵行低头,亲吻在她乌黑柔顺的发丝上。
过了初五吧。”
姜莞拿手肘撞了他不下,不轻不重的,她又低头看怀里的孩子:“你就等着王兄哪日烦了,认真打你一顿,你就老实了。”
从始至终,赵禹都没有进门。
虽然只是一处别院,却处处都足可见晋和帝对这个嫡长子的用心与疼爱之处。
礼部才操持完太子册封典礼,紧接着就要着手准备大婚事宜,宫中贵妃又有身孕,操劳不得,礼部肩上的担子便就更重。
到了初三那日,清晨很早,禁军便威风凛凛在宫门外东西两侧排开,仪仗森严。
赵禹这是拿她当未来王妃看待的,连这种东西都敢随便拿给她。
所以此刻要随赵禹往别院去小住,东西收拾起来也很快。
·
赵禹的别院是晋和帝亲题的匾额,取的是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