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王阳明(全集) > 第38章 龙场驿站 一片废墟

第38章 龙场驿站 一片废墟

第38章 龙场驿站 一片废墟

从贵州城向北偏西方向,走上不到八十里,就是龙场驿。王阳明赴谪之旅,这是最后一程,他们一行四人各骑一匹马,前往龙场。驿道好找,不用问人。出了贵州城,顺着驿道一路走来。驿道是将近三尺宽的石板路,脚下的石板路就是最好的向导。他们还有两位贵州城驿站的驿卒护送。几个人下午就到了龙场驿。所谓的驿站,除了残垣断壁,就是一块刻有“皇明龙场驿,贵州宣慰使司摄政顺德夫人奢香立,洪武十八年”的石碑。人常说,船到码头车到站,一路奔波后,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王阳明望着这片驿站废墟,轻轻地叹了口气,在马上少气无力地喊了一声:“我们下马吧!”说着跳下马来。王祥、王金、王舍没有立即下马,他们疑惑着,难道朝廷命官的王阳明老爹就是到这里当驿丞吗?不可能吧!给谁当驿丞呢?给鬼吗?王祥嘟囔着:“老爹,咱是不是还没走到地方呀?要不就是走错路了。”旁边陪着前来的两位贵州城驿站的驿卒督促道:“三位小哥,快下马吧,这就是龙场驿站。我们还得趁天黑前赶回去呢。”

两位驿卒看三位不愿意下马,就对王阳明说道:“王大人,来前我们驿丞大人特意吩咐过,您要是打算回城里,让我们俩直接原路护送您回去。”

王阳明随口应道:“啊,辛苦你们了,你们俩回去吧。替我谢谢你们大人。”

王阳明打发走两位驿卒,一个人愣怔着。离开贵州城时,王阳明对驿站的状况可着劲往糟糕处想,随便你如何设想,既然是驿站,总得有驿丞衙门,让朝廷命官有个办公的地方;总得有铺舍,让来往官宦有个睡觉安歇的地方;至少得有马棚吧,让马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总得有个厨房……路上王阳明比照着一路上走过来见识过的那些驿站的规制,想象着自己将要发号施令的龙场驿站的样子。一切的想象毕竟是虚幻的,眼前的真实状况大出所料。驿丞衙门的影子看不到,房子的痕迹还有,只是有墙没有房顶,墙也是半半拉拉的,残垣断壁,可以遮风不能挡雨。废墟之上,是蓬勃的荒草。

“这可咋办呢?晚上睡哪儿呢?要下雨咋办呢?”王舍都有哭腔了。

王祥指着西北方向远处平缓的坝子上成片的茅棚说道:“老爹,刚才驿卒说,那个方向是彝族村寨,要不我们晚上借住到村寨里?”

王阳明心里打定了主意,果断地说道:“入乡要问俗,这是未开化的山野蛮人,我们初来乍到,不知道风俗,稍不注意,会闯祸的。既来之则安之,晚上就住这儿。好在阳春三月,晚上冻不着人。王金,你会搭茅棚吧?就是咱们老家野地里看庄稼的茅棚。”

王金点着头,说道:“会搭。我搭过。”

王阳明果断地吩咐道:“那好,我们开始折树枝,拔茅草,搭窝棚。就依着这面墙搭。墙虽然残缺不全,总比野地里搭窝棚没有啥依靠强。”

王阳明根据太阳的方位判断,驿站的废墟南靠一座小山包,北面是一条东西方向流淌的小溪流,西北方向是一片山民村寨,门前的驿道一直向西延伸,穿过河谷,经过村寨,向西进入山谷。

在这里,荒山野岭,没有一个驿卒可以让王阳明发号施令,没有一把椅子可以摆官架子,山上林间叽叽喳喳的不知名的飞禽不可能嘲笑这些远客,溪水里的鱼虾对这些落魄者熟视无睹,还有天上的太阳,它一如既往地、毫不势利地普照着山里山外。一股山风吹来,吹面不寒。王阳明在四周了解了一下环境,眼前要解决晚上的睡觉问题,太阳已经西沉,得抓紧时间。王阳明看看自己这身儒士衣裳,心里思忖着,朝廷命官的架子摆给谁看?文人的之乎者也说给谁听?老爷大人的矜持装给哪位同僚看?三个小伙子低落的士气靠什么激发?王阳明一捋袖子,长袍下摆往腰里一掖,高声吩咐道:“来,王祥,我们两个清理地基。王金,你们两个带上家什,到屋后山上,砍些树枝,拔些茅草,窝棚天黑前一定要搭成。”王阳明说着,弯腰开始拔除废墟上的荒草。

大家分头行动。王金和王舍,两人来回几趟,抱回来一堆松枝、茅草和藤条。四个人一齐动手,依靠着两堵石墙形成的三角,终于搭成了简易的茅棚。顶上,茅草覆盖得厚厚的。

王金边干活,边不放心地说道:“老爹,这茅草铺得再厚,也会漏雨呀。老家看庄稼的茅棚,都是中间起脊,中间高,两边低,这样的斜坡才存不住雨水。”

王阳明看着松枝茅草搭成的平顶茅棚,说道:“天气晴朗,一时半会儿不会下雨。先凑合过去今天晚上,明天从长计议。兴隆卫逖挥使说过,贵州这地方,山多溶洞多,他们往年到山里追剿叛苗,叛苗往往钻进山洞里,看着不起眼的小洞口,就可能躲藏着几百上千人。”王阳明回想起了会稽山阳明洞天那个虽然不大,却给他带来无限欢乐的小山洞,说道:“明天,我们两个任务,一是到屋后山上找找有没有山洞,二是与周围邻居打打招呼。”

茅棚搭成,外面堆在地上的行李搬到了茅棚里。再简陋,四个人也总算有个安身之处了。

晚上打起火石,燃起篝火。王阳明坐在门外的石礅上,仰望满天的繁星,聆听小河的流水,心里没有忐忑,明天怎么样,谁知道呢?到了明天再说明天的事,关键是今天要顺利过去,至于明天,再坏能坏到哪一步呢?总比后面跟着锦衣卫的杀手好一些。山上野兽多,这堆篝火算是一个屏障。

彝寨边上来了四个奇装异服的汉人,驿站的废墟上再次升起了炊烟,这是个新奇事。第二天,这个新奇事最先吸引来了几个彝族光脚小孩子。几个好奇的小孩围拢到驿站茅棚附近,躲在树后,怯生生地往茅棚这边窥探。小孩子光着脚,光身子上各自套着一件羊皮坎肩。

远亲不如近邻。走亲戚要带礼物,交朋友不能空手,这些王阳明早就盘算过了。在贵州城时,他让王祥采买了大包的贵州卫军生产的波波,准备了一铁桶的高粱酒。现在这些可派上了用场。看到王祥朝自己走来,几个彝族小孩撒丫子就跑,最终没有跑过王祥,被王祥一人塞了一块波波。

光脚小孩子走后,不大会儿来了两位彝族男子,三十多岁,每人头上盘着大波浪包头布,上身是一件对襟窄袖青布小褂,下身是一条直筒黑裤子,脚上趿拉着一双草鞋。两个人边往驿站走,边讨论着:“子日,听俺家二娃子讲,驿站来了几位老爷,咱们去看看,看看能不能回去当当差。不就是来回牵牵马吗,又累不着,碰上哪位老爷大方,随便赏件什么东西,都是咱们没有见过的稀罕物件。”

被叫子日的不情愿地说道:“日木哥,当差好是好,比在寨子里替头人干活舒坦,可惜咱们自己说了不算,能来不能来,最后还是得听头人安排。要是让头人知道了,咱偷偷摸摸到驿站当差,怕差事没干上,皮鞭子已经挨上了。”

王阳明刚才派王祥给孩子们发放波波后,现在正在茅棚外的石礅上,等着邻居们来串门呢。看到子日和日木往自己这边走来,王阳明笑眯眯的。

日木和子日两人来到驿站茅棚外,朝王阳明跪下磕了头,说:“老爷,我们俩原来在驿站赶马,您这里要不要我们回来赶马?我们两个小时候都放过马,对马很熟悉,什么坏脾气的马,到了我们手里,都会变得像小孩子一样老实听话。”

王阳明笑着说:“起来吧,赶马将来一定需要,只是现在没有马赶。王舍,端两碗酒来。”

王舍端出来两碗酒,王祥送出来两块波波,各自递给日木和子日。子日接过来酒和波波,右手把捂在鼻子下,深深地吸了口气,再小心翼翼地咬下一点点,然后左手把酒凑到鼻尖下,轻轻地吸嗅着,用舌尖沾了沾酒,在嘴里吸溜着,赞叹道:“大人的赏赐真香呀!”

王阳明笑眯眯地说道:“香就喝吧。”

日木两眼瞅了瞅酒,再看看波波,说道:“酒,小人喝;,回家老人吃。”

这句话感染了王阳明,王阳明感慨道:“王祥,你们听听,苗人汉人,都是人,都知道孝敬老人。再给他们每人拿两块。”王阳明问两个彝族汉子道:“日木,子日,这最近的山上有山洞吗?”

日木喝完了酒,脸红着,兴奋着,回答道:“山洞?这山上就有一个。”

王阳明闻言开心了,他哈哈一笑说道:“有山就有洞,有洞就有居。走,日木,领我去看看山洞。”

日木和子日,领着王阳明和王金向着山后走去。驿站后边这座山,是这片河谷平地上孤零零的一座小山包,它比老家龙泉山还要低,王阳明随口为它命名为小孤山。转到小孤山的西面,从山脚,往上爬不了几步,荒草藤蔓遮掩之下,是一个洞口。王金挥起宝剑,左劈右砍,把洞口清理出来。见到变大的洞口,王阳明很开心。洞口足有一丈来高,日木带头钻了进去,王阳明跟在后边,随着洞内空间的开阔,王阳明的心情也舒展了。不用住茅棚了,不用再担心下雨了,洞里可以睡觉,洞口可以看书,再能填饱肚子,再有欲望那就是奢望了。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北马秘闻 徐徐诱之 两京十五日(全集) 大江东去(欢乐颂作者阿耐代表作) 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 奇货套装(全八册) 狂人日记 小王子 法医秦明:遗忘者 藏天图志(民调局异闻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