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高是伯爵领,不允许诸侯国存在。”
这个决定,引得群臣齐声称颂。
他们都看得出,皇帝其实是不想将这里分封的,认为这块平原能开垦。
只是开发的代价太高、又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才无奈分封出去。
一些自忖能被封爵的功臣,已经在绸缪着在金宁都护府选封地。
朱由检暂时未任命的金宁都督,引来很多人觊觎——
毕竟能打建虏立功、又能选封地作为家族基业的地方,实在太难得了。
很多和前线将领交好的大臣,已经打算提醒他们争夺金宁都督之位。
——
然而金宁都护府的设立,不止关系到这点。
朱由检指着安东都护府道:
“这片区域,原本都划给了安东都护府。”
“现在金宁都护府分出,它和安东都护府、还有南面的辽东省,应该以何为界?”
这是更具体的划分了,刘遵宪道:
“这次辽东之战,朝廷水陆并进。”
“臣以为辽河以东、凡是能通往辽河的地带,都应划入辽东省。”
“同时以辽东督师兼任辽河巡阅使,统一管辖辽河流经的地带。”
这是以流域管理为中心,得到朱由检的称赞。
在当前这个时代,水运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而且大明在海军上有优势,凡是能通航的地方,都能稳固占据。
他向刘遵宪道:
“刘卿此言,甚合朕意!”
“就让孙承宗和郑芝虎筹建辽河巡阅府,统一规划辽河流域。”
又指着安东都护府道:
“那么安东都护府,只留豆满江流域?”
“这样是不是小了些?”
刘遵宪在松江上游划了一道,说道:
“除了豆满江流域,松江上游的山地,也可以划给安东都护府。”
“昔年亦失哈巡视辽东,便是在鸡林造船,至今尚有船厂存在。”
“将此地划给安东,纵然金宁失控,也能由安东平定。”
将松江和牡丹江的上游,都划给了安东。
如果金宁有外夷作乱、或者发生叛乱,安东都护府就可以从上游出兵,负责平定这里。
这充分解除了朱由检的担心,他满意点头道:
“就按这个划分,让洪承畴和孔贞运商议。”
“另外,鸡林这个名字改为吉林,这是一块吉祥的林地。”
对东北大米有点了解的他,知道响水大米、五常大米等著名品牌,都是产自这一带。
其中响水大米,就是产自宁古塔,后世称为宁安。
清朝前期封禁东北时,还以五常附近的舒兰大米为贡品。
可以说,这片地方是很适合种水稻的,而且出产优质大米。
朱由检打算设几个屯田卫所,作为安东都护府的粮食供应地。
同时,为了弥补安东都护府的损失,朱由检决定在东江领直属朝廷后,划归安东都护府管理——
毕竟省所辖的地方不会分封,东江领由辽东省管辖不合适。
反而是由安东都护府管,更加名正言顺,而且由安东总督兼任驻朝大臣,解除辽东省的东面威胁。
之前任命的安东护军使、安东总兵等职位,在确定塞外都护府由都督和护军都尉管理后,已经不合适了。
朱由检想到前线的战况,下令道:
“安东都护府都督,由刘兴祚担任。”
“另外,金宁都护府北面黑龙江一带,设立黑水都护府。”
“除了松江、嫩江、阿速江之外,所有通往黑龙江的地方都归它管理。”
“以张同敞为黑水都督,负责管辖这一带。”
将张同敞的安东总兵撤消,孔贞运的安东护军使同样也被裁撤。不过他的黑龙江巡阅使保留,仍旧负责黑龙江流域整体规划。
同时因为那边文官缺乏,朱由检让他暂时兼任黑水都护府护军都尉。实际权力基本没变,只是无权再插手黑龙江之外的地方。
并且,为了制衡黑水都护府,朱由检决定把韩王藩国、庆王藩国、江陵公国、成公国等沿海地带,仍归安东都护府管理。
鲸海舰队同样属于安东都护府,以海军管辖这一带。
整个东北,大体形成了二省四府的格局:
辽东、辽西两省,辽宁、金宁、安东、黑水四个都护府。
它们将共同治理东北,由辽东督师、安东总督总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