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英法美三国使团
“这些只是已经有些落伍的小船。”彭刚摇了摇头说道。
“除却美利坚国力不不如英吉利、法兰西雄厚,海军孱弱,英法两国的海军皆有十倍于这些舰船大小,更加先进的暗轮船。”
十九世纪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明家辈出。
蒸汽船经过数代人的技术沉淀积累,终于在十九世纪从图纸走向现实。
美利坚宾夕法尼亚工程师、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于1807年设计制造的“克莱蒙特”号蒸汽轮船在纽约港下水并圆满完成航行,证明了明轮蒸汽船的实用价值的商业价值。
明轮蒸汽船由此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
短短不到三十年,欧洲发明家对蒸汽船的设计进行不断优化突破,将轮桨叶蒸汽船发扬光大,并发现完全藏于水线之下的螺旋桨较之明轮更具优势。
英国海军甚至在1845年进行了明、暗轮船之间的孰优孰劣进行了拔河比赛实验,证明了螺旋桨在效率推力上的优越性,更好稳定性与适航性,以及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
1850年代,暗轮船的技术优势已经被海军强国所认识,暗轮虽远未完全普及。
但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开始大量建造螺旋桨战舰,以及直接将现役的风帆战舰改装为具有蒸汽动力的暗轮船。
彭刚并非夸大其词,对于英法两国的海军,尤其是英国皇家海军而言,停泊在汉阳码头上最大的那艘百合号战舰。
连英国皇家海军三级战列舰的标准都够不到,充其量只能算是明轮护卫舰。
论技术先进程度,也说不上很先进。
“大十倍于此的船?”彭刚身侧的刘炳文也感到很不可思议。
汉阳码头附近的这些排水量均三百吨以上的明轮船在左宗棠看来已经是庞然大物了,他很难想象比这些船大十倍的船会是什么样子。
“晚明时期我华夏还能造大海船,如今连米艇那等玩意儿都能成为福建水师,广东水师的门面担当了。”彭刚讽刺道。
米艇就是清廷水师的门面担当,排水量“高达”二百五十吨左右,是清廷水师最大的战船之一。
说话间,透过望远镜,彭刚清晰看到数艘小艇从蒸汽明轮船上放下,朝着码头驶来。
小艇上,穿着笔挺西洋军服或礼服的使节身影清晰可见,他们或棕、或金的头发在阳光下格外刺目。
“走吧,会一会这些洋人。”彭刚收起望远镜,迈步走下汉阳门城楼。
从码头到汉阳门的一路上。
一队队精神抖擞的北殿圣兵,或手持燧发铳、或手持长枪刀牌,在军官的喝令下,于码头空地两侧排开整齐的队列,刀枪闪烁寒光,军容极盛。
外围,则是被严格限制在一定距离外的武昌百姓,他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脸上写满了好奇、对着装束奇怪的西洋三国使团成员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美利坚驻华公使马沙利和驻沪代副领事金能亨是携女眷来访,他们的夫人穿着时下风靡欧美上层、中产女性的克里诺林裙。
此裙以鲸须、细铁丝等材料制成的鸟笼状裙撑,取代了早期多层衬裙,裙摆直径极大,大得能够藏得下人。
虽说此时的克里诺林裙裙摆直径还没发展到动辄六七米,甚至是八九米夸大地步,但其蓬大的裙摆仍然很有视觉上的冲击力。
好莱坞经典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穿着的便是此裙子。
美利坚使团两位女眷的服饰令武昌的百姓大开眼界,绝大多数武昌百姓欣赏不来这种审美,直言不讳地谈论两个西洋番婆穿得跟下蛋的母鸡似的。
好在他们距离使团成员较远,有北殿圣兵在场,也不敢大声喧哗,使团成员听不到武昌百姓的议论。
从汉阳门码头到汉阳门的这一路上列队相迎的士兵都是来自教导营、一团、二团的士兵。
这些士兵是彭刚麾下最为精锐的部队,精神面貌和军容方面自是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