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街市之制
李奕並未直接回府,而是策马绕道前往开封府衙。
毕竟那罗彦环是被他给救下来了,可事情的缘由总要给王朴一个交代。
否则驳了对方的面子不说,而且还有强行干涉公事的嫌疑。
开封府衙因坐落於皇城以南,又是京城的行政和司法的衙署,所以又號为“南衙”。
距离李奕所住的正阳坊不算太远,也就隔了个延庆坊和一条汴河大街。
等他来到府衙时,暮色已经深沉,各曹官员早该下值归家,可衙署內依旧灯火通明。
李奕心知王朴肯定待在衙署值守没有离开。
朱漆大门前两尊石狮怒目圆睁,站岗的军卒见有马队逼近,立即提著灯笼上前阻拦:“干什么的?衙署重地,閒杂人等……”
话音未落,亲兵军使徐胜已经跳下马,呵斥道:“狗杀才!连巡检京城的李都使也敢拦?”
这徐胜便就是去年李奕回夏津接舅舅一家,隨行护卫的那名亲兵队长徐大,在典旗仪卫时就跟在李奕身边的老部下。
而徐胜则就是他的大名,如今被李奕提拔为亲兵营军使,也就是相当於百夫长的级別。
自从李汉超被调任为铁骑右厢第二军都指挥使后,李奕身边的亲兵指挥使的位置便空缺下来。
亲兵营的指挥使,虽说级別不算太高,但好歹也迈入中级武將的门槛,而且作战的编制也是以指挥(营)为基础,调动兵马时常用多少指挥为数。
加之亲兵指挥使又是李奕的亲卫首领,谁要是能坐上这个位置,就等同於得到了他的信重,对於日后的晋升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就好比李汉超,加入禁军才不过一年时间,便已经猛窜到了军都指挥使的位置。
虽说是有军功的加持,但若不是跟在李奕身边,他又能捞到哪门子的军功?
由於暂时没有合適的人选,李奕也就没急著让人补缺,而是让徐胜权且负责隨身护卫之事。
“还不快滚开!”徐胜的一声暴喝在寂静的夜色中迴荡。
那几名军卒顿时脸色骤变,在听闻了李奕的名號,又被徐胜的气势所迫,嘴唇哆嗦著却说不出半个字来。
“就属你的嗓门大。”李奕抬手制止了徐胜,眼角噙著笑骂了一句。
手下的这帮人都是武夫,平日里在他面前乖顺的很,因为他们心里都敬服李奕,而且升官发財还要指著他。
但在外人面前,武夫的本性却显露无疑,骨子里的凶横是改不掉的。
待到徐胜退开,李奕翻身下马,沉声道:“劳烦通传,就说殿前司李奕,有事特来跟王府事商议。”
说著,他將腰间的印信取下,向几名军卒展示。
按照朝廷规制,夜晚府衙会闭门,並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虽然李奕的身份还算显赫,又是来找王朴谈事的,大可以事急从权为理由,让人打开大门直接进去就行。
府衙的这几名步直军卒绝不敢拦他,更不可能拦得住他手下的这帮亲兵。
但李奕还是选择了按规矩来,递上了证明身份的印信,並让人先进去通报王朴一声。
“属、属下该死,不知是李都使亲临……”
几名军卒不敢再有怀疑,连忙单膝跪地行礼,额头不免沁出豆大的汗珠,嘴里结结巴巴的告罪。
李奕轻笑道:“尔等也只是尽忠职守,难道还有什么罪过?好了,快些去通传王府事吧。”
几名军卒如蒙大赦,忙从地上爬起来,其中一人进去通报,剩下的人领著李奕到门厅稍候。
不多时,两名书吏提著灯笼快步迎出,躬身道:“李都使请隨小人来,王府事正在偏院官房相候。”
……
穿过厅堂仪门,在偏院的官房內,李奕见到了正伏案处理文牘的王朴。
摇曳的烛光映照著对方那高凸的颧骨,案头堆迭的文书几乎將他瘦小的身形淹没。
留守东京的四名文武,向训名义上总领內外事务,由於要在皇城內值守,吃住多在宣徽院的衙署里,几天都回不了一次家。
而王朴和向训的情况差不多,唯一的区別就是他负责开封府事,待在府衙的时间更多。
韩通更不必多说,工程建设的担子重,外城的工地都快成了他第二个家。
反倒是李奕比起另外三人,稍微显得轻鬆一些,因为他只负责协助工作。虽然白天也要忙著到处跑,但好歹晚上还能下值回家睡觉。
听得脚步声,王朴头也不抬,只將手中毛笔在砚台边轻轻一掭:“李都使漏夜前来,可是为那罗彦环说情?”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明显知道李奕的来意,应当是宋仁恭已经跟他稟报过。
李奕微微一笑,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开口道:“王公慧眼如炬,不过下官贸然前来,说情倒是其次,而是另有要事相商。”
“哦?”王朴闻言,顿感好奇,抬头望向李奕。
在他看来,这位皇室的外戚大將,虽然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但平日里行事颇为谦逊,对政事很少主动发表意见。
现在突然说有要事相商,这不免让王朴涌起几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