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 第240章 东京台的肯定!老台长的唏嘘!对野

第240章 东京台的肯定!老台长的唏嘘!对野

……

东京台顶层的小会议室比楼下的办公区安静太多,木质会议桌擦得能映出人影,桌上摆着套青瓷茶具,热水壶在角落冒着细弱的白汽,偶尔发出“咕噜”一声轻响——那是坂田信彦特意让人搬来的,说“谈事情得喝热茶才静得下心”。

墙面上挂着幅浅滩归舟图,是昭和四十五年东京台建台时,老画家赠予的,画框边缘已经有些褪色,倒衬得屋里的日光都慢了几分。

坂田信彦刚坐下,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指尖在杯沿摩挲着——他手里还捏着那份《关东台改革预算表》,“纪录片制作”那栏的“一千万日元”用红笔圈着,旁边还写着“广告预期收益:未知”。

他轻轻叹了口气,把表放在桌上:“岛津君,你说广志这孩子,胆子是真不小。一千万砸进纪录片,要是收视连3%都达不到,关东台那些欠着的广告款,怕是更难收回来了。”

岛津义弘刚解开领带,闻言挑了挑眉,伸手拿起预算表翻了翻。

他手指在“镰仓市政府补贴50万”“群马县旅游局支持30万”那几行扫过,嘴角勾了勾:“坂田君,你啊,就是太求稳。关东台现在是什么光景?设备坏了一半,老员工三个月没发补贴,再不变革,明年怕是连办公楼的租金都付不起了。广志这思路,至少给它指了条新路子——总比守着那些没人看的地方新闻强。”

他顿了顿,指尖在“人文纪录片”几个字上敲了敲,眼神里多了点回忆的味道:

“还记得二十年前吗?关东台多风光啊。当时他们拍的《关东风物志》,收视破15%,把咱们台的《东京广角镜》都压得抬不起头。那会儿的松井雄一,还是个三十多岁的愣头青,拿着摄像机在雪地里蹲了三天,就为了拍个富士山的日出——现在呢?他连拍个海鲜市场都要担心摄像机能不能开机。”

这话像根针,戳中了坂田信彦的回忆。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墙上的归舟图上,声音慢了些:“怎么不记得?昭和五十年那阵,关东台挖走了咱们台的王牌编导,还抢了丸井酱油的年度广告。你当时刚接任台长,连夜开会改节目排期,把《东京广角镜》改成周播,又加了个《老东京故事》,才把收视拉回来——那阵子,你可是三天没睡好觉。”

岛津义弘闻言笑了,只是笑意没到眼底:“可不是嘛。当时关东台的台长还跟我叫板,说‘关东的观众,就该看关东自己的节目’。结果呢?还不是急功近利,后来跟风拍偶像剧,把老底子都丢了。现在倒好,得靠咱们东京台来救——说起来,也是有点唏嘘。”

他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倨傲,却不是炫耀,更像是对老对手落寞的感慨。

坂田信彦看在眼里,轻轻摇了摇头:“岛津君,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提这些做什么。现在咱们是一家人,关东台好了,对咱们东京台也有好处——至少,市台那边,又多了个能打的帮手。”

岛津义弘摆了摆手,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情绪:“我不是记仇,就是觉得可惜。当年关东台要是能一直拍《关东风物志》那样的节目,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不过也好,现在有广志这孩子,说不定能把它拉回来——看着曾经的对手靠咱们的人活过来,倒也算是件有意思的事。”

坂田信彦闻言笑了,指尖在桌上轻轻敲着:“你啊,还是这脾气。不过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你那市长选举,才是重中之重。田中三上神最近动作不少,昨天还去浅草屋拉票,说要‘继续推动东京房地产发展’,不少有房的选民都被他吸引了。你可得稳住情绪,别因为关东台这点事,又动了肝火——你的身体,可经不起折腾。”

提到田中三上神,岛津义弘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手指攥紧了茶杯,指节都泛了白:“我知道。上次选举,他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造我谣言,害我进了icu,这笔账,我可没忘。这次我跟他争,不是为了什么派系,就是为了出口气——我要让东京的选民知道,谁才是真的为他们好,不是只会靠房地产画饼。”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些:“不过你放心,我不会拿身体开玩笑。竞选团队每天都给我安排了体检,饮食也有人盯着——就是有时候想起田中那副嘴脸,还是忍不住上火。”

坂田信彦点了点头,拿起另一份文件——那是《东京市选民民意调查报告》,上面用柱状图显示,岛津义弘的支持率最近上升到了42%,田中三上神是48%,差距比上个月缩小了5个百分点。

他把报告推给岛津:“你看,广志那孩子提的‘信息茧房’,效果确实不错。针对年轻人,推《校园超级变变变》的特别版,用开心和文化以及活泼性来增加选民;针对上班族,推《深夜食堂》的重播,以关爱上班族的身心健康为突入点——不同群体看不同的内容,看不同的支持点,支持率自然上来了。”

岛津义弘看着报告,嘴角却没上扬:“还不够。42%对48%,差着6个百分点呢。田中现在靠的就是房地产——你也知道,现在东京的房价,每个月都在涨。普通民众手里都有房,谁不想自己的房子升值?田中说‘要让东京的房价再涨30%’,他们能不支持吗?”

坂田信彦叹了口气,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语气里带着点无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泡沫经济嘛,大家都觉得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我家里那套在涩谷的公寓,去年买的时候是两千万,现在已经涨到两千八百万了——连我家那口子,都天天盼着房价再涨点。你说,普通民众能不心动吗?”

“就是因为这样,才危险。”

岛津义弘皱着眉,手指在“房地产”三个字上划了划,“我去米国考察的时候,见过那边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多少人一夜之间破产。咱们霓虹现在的情况,跟当时的米国太像了。可没人听啊——大家眼里只有‘升值’‘赚钱’,谁会想后面的风险?”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点疲惫:“我跟小池知事聊过,他也担心这个。可他是东京都知事,管不了东京市的事。田中现在一门心思靠房地产拉票,只要能当选,哪管后面会不会出问题。”

坂田信彦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什么,眼神亮了亮:“对了,岛津君,你知道吗?广志那孩子,手里只有一套小公寓,还是去年台里分给他的。之前台里给他在新宿的大公寓,他居然卖了,换成现金,还投资了秋田县的秋田犬养殖场——你说他是不是疯了?”

岛津义弘愣了一下,手里的茶杯停在半空:“哦?他居然没买更多的房?现在东京的年轻人,哪个不是拼了命想在市区买房?他手里有钱,不买房反而养秋田犬?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他说着,又摇了摇头:“不对。广志那孩子,看着年轻,心思比谁都细。《暗芝居》《七武士》《超级变变变》,哪一个不是别人不看好,他却做成了?他不买房,说不定有他的道理。”

坂田信彦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点赞赏:“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孩子眼光远,不像咱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他说不定已经看出房地产的风险了——毕竟,他跟咱们不一样,没那么多‘惯性思维’。”

岛津义弘放下茶杯,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若有所思:“我想起去年去米国的时候,跟那边的经济学家聊过。他们说,《广场协议》之后,霓虹的日元升值太快,房地产和股市都是虚高,早晚要出事。当时我还不信,觉得咱们霓虹的经济底子厚,不会像米国那样。现在想想,广志那孩子,说不定是听了类似的说法,才不敢买房?”

“有可能。”

坂田信彦点头,“广志虽然年轻,但读的书多,还经常跟黑泽英二前辈、服部部长这些人聊天,眼界比咱们这些老家伙开阔。他不买房,投资秋田犬,说不定是想分散风险——毕竟,秋田犬是咱们霓虹的国宝,就算经济不好,也有人愿意买。”

岛津义弘看着桌上的预算表,眼神里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那是对一个年轻人的欣赏,还有点对自己“惯性思维”的反思。

他轻轻叹了口气:“要是咱们的选民,能有广志一半的眼光,也不至于被田中的房地产口号骗了。”

“会好的。”

坂田信彦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点坚定,“等广志的《舌尖上的霓虹》播出,要是能火,咱们就能借着‘关东本土文化’的由头,再推一波对你的正面宣传。毕竟,你支持的是‘留住本土文化’,田中支持的是‘盖更多的高楼’——孰优孰劣,观众慢慢会明白的。”

岛津义弘点了点头,拿起预算表,重新看了一遍“一千万日元”的预算。这次,他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疑虑,反而多了点期待:“行,那就让广志好好干。关东台的改革,咱们全力支持。要是需要跟地方政府打交道,我让我的竞选团队也帮忙——毕竟,这不仅是关东台的事,也是咱们跟田中竞争的事。”

坂田信彦笑了,端起茶杯朝他举了举:“这就对了。来,再喝杯茶。这茶是服部部长送的,宇治的明前茶,味道不错。”

岛津义弘也端起茶杯,跟他碰了一下。

热水的温度透过杯壁传到指尖,暖了几分。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桌上的预算表和民意报告上,像是给这些冰冷的数字,镀上了一层希望的光。

“对了,坂田君。”

岛津义弘忽然想起什么,放下茶杯,“广志拍摄的时候,要是遇到市台那边的干扰,比如神木俊介故意抢拍类似的内容,你可得帮忙协调下。毕竟,市台是田中那边的人,说不定会搞小动作。”

坂田信彦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点严肃:“放心吧。我已经跟高田俊英打过招呼了,让他盯着市台的动向。要是他们敢抢拍,咱们就提前播出《舌尖上的霓虹》的预告片,先声夺人——广志那孩子的分镜那么好,预告片肯定能吸引不少观众。”

岛津义弘满意地点头,又喝了口茶。

会议室里的气氛,从一开始的担忧、唏嘘,慢慢变得坚定、有期待。

两人聊着广志的才华,聊着关东台的未来,聊着市长选举的策略,偶尔也会聊起过去的竞争岁月——那些曾经的针锋相对,现在都成了回忆里的谈资,带着点岁月的温度。

不知不觉,窗外的日光已经西斜,落在墙上的归舟图上,把渔船的影子拉得很长。

坂田信彦看了看表,站起身:“时间不早了,我得去跟财务课确认下,一千万日元的预算是不是已经拨到关东台的账户上。广志下周就要开拍了,可不能耽误。”

岛津义弘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领带:“我也得去竞选办公室。今天下午有个针对上班族的小型演讲,得去准备下。”

两人一起走出小会议室,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打字声和电话声。

坂田信彦走在前面,脚步沉稳;岛津义弘跟在后面,眼神坚定——他们一个要确保关东台的改革顺利启动,一个要为市长选举全力以赴,而这两条路,都因为一个叫野原广志的年轻人,有了交汇的可能。

走到电梯口,坂田信彦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岛津义弘:“岛津君,你说,广志这孩子,以后会不会成为东京台的台长?”

岛津义弘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不好说。但我知道,他要是能把关东台救回来,再做出几个像《七武士》那样的好节目,未来的成就,肯定比你我都高。”

坂田信彦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欣慰:“是啊。长江后浪推前浪,咱们这些老家伙,也该给年轻人让路了。只要东京台能越来越好,只要东京的民众能过上好日子,谁当台长,谁当市长,又有什么关系呢?”

岛津义弘看着他,忽然觉得心里的火气少了些,多了点平和:“你说得对。我之前太执着于‘复仇’了,反而忘了竞选的初衷。谢谢你,坂田君。”

坂田信彦笑了笑,没说话。

电梯门开了,两人走了进去。

电梯缓缓下降,透过玻璃,能看到东京台办公楼里忙碌的身影——有人在打字,有人在讨论节目,有人在搬运设备。这些忙碌的身影,就像东京台的脉搏,也像霓虹这个国家的脉搏,虽然有迷茫,有困难,但始终在跳动,在向前。

电梯到了一楼,门缓缓打开。

坂田信彦和岛津义弘互相道别,一个往财务课的方向走,一个往办公楼外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不刺眼。

岛津义弘走到办公楼外,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人提着公文包匆匆赶路,有人在路边的便利店买咖啡,有人在公交车站等车。

他忽然想起广志说的“人文纪录片”,想起那些老匠人、老渔民的故事。

或许,田中三上神的“房地产”能给民众带来暂时的利益,但广志的“人文纪录片”,能给民众带来更长久的温暖和归属感。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里的竞选演讲稿,脚步变得更坚定了。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竞争会很激烈,但他不会放弃——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东京的未来,也为了那些像广志一样,愿意为“温暖”和“传承”努力的人。

……

而此刻的野原广志,从东京台汇报完,又检查了自己的部门工作以后,也已经来到了关东台。

跟松井雄一、本田樱子一起,检查明天要带到千叶海鲜市场的设备。

斋藤茂蹲在地上,正在调试新到的高清摄像机,镜头对准窗外的梧桐叶,画面里的叶脉清晰可见。松井雄一拿着拍摄清单,逐一核对:“摄像机两台,录音设备三台,备用电池十个,存储卡二十张……都齐了。”

本田樱子手里拿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佐藤海鲜屋的信息:“佐藤桑说,明天凌晨三点出海,咱们得两点半到码头。他还说,明天可能会有雾,让咱们多带件外套。”

广志点了点头,看着眼前忙碌的众人,嘴角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舌尖上的霓虹》的拍摄,明天就要正式开始了。

虽然未来会有困难,但有坂田台长、岛津前社长的支持,有松井桑、斋藤桑、本田酱这些人的努力,他相信,这部纪录片一定能成功。

窗外的秋风轻轻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拍摄,送上无声的祝福。

关东台的办公楼里,灯火通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干劲和期待——这里曾经落寞过,迷茫过,但现在,因为一部纪录片,因为一个叫野原广志的年轻人,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ps:继续求点推荐票和月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拜谢!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人在吞噬,软饭硬吃成真神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